新闻动态

潇然:本土制造企业要向精益企业转型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2-05-17 | 2489 次浏览 | 分享到:

浙江在线·浙商网
7月21日消息(实习记者龚硕勋)

    为了在新形势下解决如何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制慧网携手浙大EMBA 举办“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在论坛现场,制慧网首席战略顾问潇然先生就中外制造企业差异与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潇然先生首先回顾了自己挣到第一桶金及之后在美国的一系列经历。中美两国不同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这引起了他对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深刻的反思。
他认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文化重点的差异是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时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明,死守曾经的旧观念只会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这期间,日本对发达国家彻底学习,从而迅速实现国家的强大,给中国好好的上了一课。

    到了现代,文化的差距同样是导致目前中国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的关键因素。“我觉得中国制造有对规模的迷思,即GDP导向。从国家到地方,大家追求的都是规模。所以中国企业特点都是大规模,而对缝隙的都不感兴趣。”他指出,西方的很多企业并不盲目的追求大,而是更多的是通过细分市场来寻找机会。即使细分市场后规模很小,只要能有高回报同样也有企业愿意投入。

    文化的差异不仅导致企业发展思路的差异,同样会导致企业管理思路的差异。传统的管理方式会造成极大的效率损失,只有通过精益企业精益生产才能实现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促使企业更上一个台阶。

    潇然认为,主导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老板。老板需要积极借鉴欧美国家过去企业转型中面对困境的经验做法,少走弯路。精益企业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需要企业努力改革,以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